返回 第四百五十二章、损失惨重  复山河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四百五十二章、损失惨重[1/1页]

  在混乱蔓延时,大地微微颤抖起来。

  有经验的将领,第一时间做出判断,有骑兵逼近。

  一面组织人手平息营中混乱,一面急忙把消息上报。

  消息传递到永宁帝手中,北虏骑兵已经杀到大门口。

  “立即召集诸将议事!”

  睡梦中醒来的永宁帝,匆忙下达命令。

  “陛下,敌军正在进攻营帐,诸位将军走不开啊!”

  赶来报信的威远侯,急忙劝阻道。

  本来营中就出现了混乱,倘若再把一众将领调开,局势就要彻底失控了。

  如果不是确定眼前之人是大虞皇帝,他都要怀疑这是北虏的细作,不然怎么能下达如此白痴的命令。

  “对!”

  “诸位将军现在不能离岗,可是现在该怎么办?”

  永宁帝慌乱的询问道。

  没有带兵经验的弊端,此时全部暴露出来。

  熟读兵书,终归是纸上谈兵。

  敌人都打了过来,甭管多好的谋略,都没有实施的时间。

  “陛下,当务之急是划定防区,下令诸将死守营寨。”

  威远侯没好气的说道。

  这种常识性问题,根本不需要动脑子。

  黑灯瞎火的,敌军来了多少都不知道。

  除了死守营地,根本没有其他选择。

  就算想要反击,也得等搞清楚敌军的底细才行。

  “那就按爱卿说的办!”

  永宁帝一脸惶恐的说道。

  宛若落水之人,抓到了救命稻草。

  这一幕落入威远侯眼中,此时他已经忍不住在心中骂娘。

  前段日子永宁帝按照兵法排兵布阵,做得也是有板有眼,大家都以为皇帝有几分能力。

  在具体的部署上,大家都会过来请示。

  现在看来,纯粹就是样子货。

  平常时期和战争时期,那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
  从现在的表现来看,永宁帝还不如纸上谈兵的赵括。

  最起码人家在绝对的劣势下,还能咬下敌军的一块肉。

  “陛下,您还没有划分防区,指派负责主持防务的将领。”

  威远侯强忍着火气提醒道。

  军中秩序森严,没有主帅的将令,下面的人是不能私自做主的。

  何况勋贵系内部也是派系丛生,上面不指定负责人,下面的将领谁也不会服谁。

  倘若景李二人没有出事,遇到这种事情,他们还可以请示两位大佬抉择。

 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,勋贵系群龙无首。

  没有皇帝的圣旨,下面的那帮将领,很难分出主从来。

  “威远侯,朕令你督促各营兵马,就地防守营寨。”

  “徐忠恩,立即派人召兵部尚书过来。”

  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后,永宁帝再次下令道。

  没有办法,勋贵系的将领私底下都在串联着废帝,这帮人他谁也信不过。

  把权力放出去容易,想要收回来难。

  景国良和李原就是例子,两人执掌大权期间,他这个皇帝就处于半架空状态。

  现在的情况更加糟糕,万一权力落入主张废帝的将领手中,他这个皇帝就完蛋了。

  这一刻,他突然发现老祖宗们,为啥喜欢以文御武。

  文官们打仗不行,但胜在安全。

  这些家伙也不得军心,想搞事情都没人跟,无法威胁到皇权。

  武将们不一样,大虞朝的家丁制度,就是最大的隐患。

  有家丁帮忙掌控军队,武将只要想搞事情,很容易拉出一票人来。

  勋贵系做大之后,想要削减景李二人的权柄,迟迟没有采取行动,就是担心这两个家伙搞事情。

  现在勋贵系群龙无首,看似对皇权的威胁降低,实际上风险不降反升。

  有两位大佬约束着,下面的人还能听话。

  丧失了这种约束,搞不好某位将领哪天喝多了,就来一次政变。

  别的地方不能保证成功,但在军营中发动政变,成功率几乎百分百。

  没有办法,军中看他不顺眼的人太多。

  有人带头搞事情,就不愁没人跟。

  “陛下,北虏奸细冒充民夫混入营中,可是手续齐全。

  除了各地衙门的文牒,还有兵部下发的文书。

  兵部之中,恐怕有人通虏!”

  威远侯脸色阴沉的说道。

  军营戒备森严,北虏想要强攻进来,并不是那么容易。

  唯有里应外合,才有一丢丢机会。

  京营战斗力不一定最强,但每一名士兵都是经过严格政治审查的,必须身世清白。

  北虏顶多从中收买几个人,却不可能混入大量的细作。

  可运送粮草的民夫不一样,这些人都是从各地临时征召的,都是陌生面孔。

  军中对运粮队的审查,主要着重于公文手续和暗号口令,重点检查运送的物资。

  物资没有问题,又拿着合法的手续,并且能够对上暗号,完全是合法渠道混入营中。

  没有文官们的配合,想要做到这一步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  “嗯!”

  “朕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!”

  永宁帝语气沉重的说道。

  勋贵们不可靠,现在文官中也出了奸细,猛然间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无人可用。

  喊杀声越发响亮,发起突袭的北虏攻入营寨,又被虞军赶了出去,紧接着敌军再次杀入……

  双方围绕着营寨,展开了激烈争夺。

  血腥的战斗,持续到了天明,两军都付出了惨重代价。

  “停止进攻!”

  见伤亡持续增加,尼赤勒格不甘的下达命令。

  参加昨夜突袭的,可都是精选的部族勇士。

  死上一个都令人肉疼,结果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,还没有撕开敌军营寨。

  夜袭没有做到的事情,白天强攻就更没机会。

  精锐终归是精锐,哪怕是军心士气低迷,也不是轻易能够吃掉的。

  “尼赤勒格万户,再让弟兄们冲一次,我们一定能拿下敌营!

  现在停止进攻,前面的牺牲,就全白费了!”

  担任副将的阿鲁坦万户,忍不住劝说道。

  “阿鲁坦冷静点儿,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进攻时间,继续强攻只会两败俱伤。

  昨夜的进攻虽然没有拿下敌军营地,却烧毁了不少敌营物资,捣毁了敌人的外围营地。

  后面只需截断物资输入,就能困死敌军。”

  尼赤勒格一脸严肃的说道。

  一战而破敌营,那是理想状态。

  眼前这支虞军,足有十余万之多。

  哪怕是十几万头猪,也不是一天能抓完的。

  敌军营寨有内外之分,靠着内部制造混乱加突袭,他们成功突破了外营防线。

  可是外寨的混乱,没有波及到内寨,守将迅速做出了反应,及时稳住了战线。

  如果不是永宁帝缺乏经验,没有及时做出战术调整,他们付出的代价还会更大。

  “罢了,你是主将,你说了算!”

  “不过单纯围困,手段实在是太过单一,我看不如抓一些虞朝百姓当炮灰。

  敌军愿意杀就杀,不想杀也可以任由他们放入营中,消耗他们的粮草!”

  阿鲁坦狠辣的说道。

  在对付虞军上,他们积攒了大把的经验。

  使用炮灰,更是常规手段。

  至于由此造成的百姓死伤,完全不在考虑范畴内。

  “嗯,抓炮灰的工作就交给你了,但是切记不要跑太远。

  万一敌军突围,光我的本部兵马,没有办法留下他们。”

  尼赤勒格点了点头说道。

  随机应变,这每一位优秀将领,必备的素质。

  能够从微末小族成为草原霸主,鞑靼一族的每一位将领,都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。

  从实战中摸索出来的经验,往往比什么兵法都管用。

  ……

  寒风呼啸,吹的虞军营地格外萧瑟。

  大战过后的营地,除了满地的狼藉,就剩下伤员们的哀嚎。

  有限的郎中,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治理。

  哪怕永宁帝把御医派出去帮忙,还是无济于事。

  论起战场急救,这些熟读医书的御医,远不如军中摸索出来的草郎中。

  临时行宫。

  “陛下,伤亡数据大致统计出来,昨夜共计阵亡四千余名士卒,伤五千余人。

  损失粮五十八万石、布八万匹、盐三万石……”

  一连串的数字报出,永宁帝脑袋瓜子嗡嗡的。

  稍微有点儿经验的官员都知道,兵部和户部的官员又在开始平账了。

  别的物资姑且不论,正经人行军打仗,谁会带着三万石盐上路啊!

  前线几十万的大军全部加起来,一年也消耗不了那么多食盐。

  布匹和粮食的损失,水分同样很重。

  把营地中的仓库全部装满,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物资。

  不过既然是战损,数据自然要往大了报。

  兵部和户部的官员吃肉,军中的将领也要吃肉。

  多出来的损失,大家共同分润,唯一吃亏的只有朝廷。

  别看文武平常斗的厉害,在分好处的时候,大家又成了自己人。

  就算有人看不惯,迫于群体的压力,也只能和光同尘。

  “怎么损失这么惨重?”

  永宁帝诧异的问道。

  昨夜的战斗,虞军吃了亏,他是知道的。

  人员损失他也能认,唯独物资损失太吓人,甚至他都不知道营寨中囤积了如此多的物资。

  “运往各军的物资,要在这边中转。

  损失的这些物资,基本上都是各地边军的补给。

 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,三天内这些物资,就会被陆续运走。”

  兵部尚书罗文博面不改色的胡诌道。

  事实上,看到数据的第一时间,他也被吓着了。

  怎奈要粉蛋糕的人太多,朝中各大派系都从中掺和一手,根本无法削减。

  虚报一组数据,就能从朝廷套取几百万白银,这买卖太合算。

  “别说战损了,告诉朕营中还剩下多少粮草。”

  对视了一阵,没有发现对方心虚,永宁帝随即岔开了话题。

  相较于战损,营中有多少粮草才是关键。

  “营中存粮不到五万石,草料不足五千车。

  按照正常消耗,粮草半个月就会耗尽,省着点儿吃大概能坚持二十天。”

  罗文博神色凝重的回答道。

  捞钱归捞钱,事情还是要办的。

  现在北虏骑兵就在外面游弋,后方的物资根本运不过来。

  困守一隅,坐吃山空,无疑是兵家大忌。

  “怎么只剩下这点儿粮草?”

  永宁帝皱着眉头问道。

  对比战损的物资,剩下的不足一个零头。

  如此悬殊的对比,谁看了心里都不好受。

  “陛下,敌人太过歹毒。

  在半路伏击运粮队伍,派死士冒充民夫混入营中,知道了我们的粮仓位置。

  在半夜的时候暴起发难,第一时间就点燃了仓库,紧接着敌军骑兵就杀了进来。

  等我军反应过来时,大量仓库已经在熊熊烈火之中化为灰烬。

  大家奋力抢救,才保住了这些宝贵的物资。”

  威远侯开口回答道。

  当忠诚丧失,那就是利益主导一切。

  只要利益给到了位,没什么是不能谈的。

  昨夜向永宁帝汇报的时候,他还想用这个问题咬文官一口。

  在文官们的金银炮弹之下,瞬间转变了话风。

  当然,兵部和户部也承诺了,后期会进行自查,绝不会放过勾结北虏的奸细。

  不过这种内部处理,免不了人情世故。

  最后会怎么处理,全看勾结北虏的是谁。

  “负责看守粮草的将领是谁,为何放任一群民夫靠近?”

  永宁帝皱着眉头问道。

  具体烧毁了多少物资,这是一笔糊涂账。

  军方和文官统一口径,想要调查都无从查起。

  无法进行查账,但追责还是必须进行的。

  不杀一儆百,后续还会有类似事情发生。

  “陛下,负责守卫粮草的将领,昨夜在战斗中殉国了。”

  威远侯硬着头皮回答道。

  交出替罪羊是不可能的,要交也该文官交。

  本质上昨夜敌人能混入城中,还是文官们给的合法手续,不然守军也不会把人放进来。

  “呵呵……”

  “殉国?”

  “这就是说,没有责任人了!”

  永宁帝冷嘲讽的说道。

  按照惯例,这种找不到责任人的,锅就得主帅背。

  眼下的局势,明显是下面的人串通一气,要把黑锅甩给他。

  “陛下,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。

  北虏骑兵游弋在外,虽然没有对我们实施包围,但和围困也差不多。

  军中粮草储备有限,一直对峙下去,我们会吃大亏。

  当务之急是赶紧寻找破敌之策!”

  徐忠恩委婉的提醒道。

  连续两任首辅离奇死亡,最大的嫌疑犯都是皇帝。

  下面的文武,都和皇帝离心离德。

  在这种背景下,稳住皇权才是关键,其他都是旁枝末节。

  这次御驾亲征,永宁帝赌上全部家底,现在根本输不起。

  此时不赶紧想办法破敌,那就要完犊子了。

  “诸位爱卿,可有破敌之策?”

  冷静下来后,永宁帝压制怒火问道。

  “陛下,敌军都是骑兵,我们多是步卒。

  若是主动出击,怕是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,不如先行撤退。”

  威远侯顺势提议道。

第四百五十二章、损失惨重[1/1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